繁体版 简体版
158TXT > 奇幻 > 首先,我绝不可能是人渣 > 道——又臭又长,建议别看

得道成仙的乌托邦

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,1800多年来,对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。道教将“道”视为万物之源,元气必须守道,才能产生万物,道离不开气。以这种道与气的宇宙生成论为基础,道教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神灵世界。

追根溯源话道教

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,但其渊源很悠久。远古的巫卜祭祀、先秦的道家思想、战国秦汉的方士活动、儒教的阴阳五行学说、外来的佛教教义等等,都被装进了道教这个大熔炉。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熔炼与淬火,最后才炼出了道教。

黄帝求仙——道教的根本源头

儒教的渊源可以上溯至西周初年的周公,而道教更是来头不小,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——黄帝。

黄帝,又称轩辕黄帝,生活在夏商周之前的上古时代,因生长于西北的姬水,所以取姬姓;因出生在轩辕之丘,所以号轩辕氏;因他生长劳作的一带土地是黄色的,所以登位后被称为黄帝。《史记》称其“以土德王,故号黄帝”。

传说黄帝晚年的时候,有一天,仙人浮丘公来见黄帝,看到他郁郁寡欢,便关切地问:“尊敬的帝王啊,你为何闷闷不乐呢?”黄帝长叹了一口气,伤感地说:“清晨起来,我到溪边梳洗,面容倒映在水中,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染霜,胡须斑白,唉!我老了!”浮丘公说道:“世上万物有生必有死,您担忧又有什么用呢,只有神仙才能长生不老呀!”

草创文明

黄帝在位期间,草创了中华文明的大体。他亲自主持制作冕服,用象征土地之色的黄衣为龙袍;铸鼎、铸钟、铸镜,制礼仪、订历法、造车船;命史官仓颉创造了象形文字,命隶首创造数字、制定度量衡,命伶伦制造乐器、制定音律。此外,他还精通医术,和神医岐伯一道创立了最早的医学体系,后人据此编成医学圣典《黄帝内经》,“岐黄之术”也成了医术的代称。

黄帝听了浮丘公的话,不愿意坐着等死,便决心去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。他听说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住着一位神仙,人称广成子,已经活了1200岁了,于是专程去拜访他,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。广成子告诉黄帝,要保持心境平和,清净无为,坚持修炼,方能与日月同辉,与天地共存。

广成子的话令黄帝大受启发,从此黄帝便跟着广成子学道。据传,黄帝晚年到荆山一带视察灾情,为了给灾区百姓治病而炼丹,他亲自开采首山之铜,在荆山下铸鼎,虎豹等百兽纷纷跑来帮助黄帝视火参炉。当鼎铸成的那一瞬间,天忽然开了,一条黄龙从天而降,迎接黄帝升天。黄帝与随行的宫臣70多人一起跨上黄龙,白日升天。

旁观的百姓在感念之余,把黄帝遗留下来的衣服埋葬在桥山下,这就是今天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衣冠冢。黄帝白日飞升的传说表达的正是道教一贯的主张:人可以通过修炼而回归于天,人与神之间连接的唯一通道就是“修炼”。

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,道家学派顺应当时的社会形势,宣扬“清净无为”的治国之道,还将黄帝拉来与老子并列,合称为“黄老学派”。东汉末年,黄老学派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相结合,形成了黄老道,成为道教的前身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要追溯道教的历史渊源,必然不能漏掉了黄帝。

博采众长——道教的思想渊源

道教,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。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多元的、复杂的,道教植根于这样的社会,其渊源也必定是博采众长,由各种思想、观念汇流而成。

具体而言,道教的信仰主要源于原始社会的鬼神崇拜,上古时期的神仙信仰、黄老之学,以及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等。首先说鬼神崇拜,古人对一些自然现象不理解,就将其视为神的意志的反映加以崇拜。

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鬼神崇拜的思想。由于自然现象是多种多样的,而且富于变化,所以原始的自然崇拜不是崇拜单一的神,而是多神的崇拜。后世的道教也是多神教,大概就源于此。所谓的“法事”,其中有很多是模仿了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。

方仙道

上古时期,已有人修习神仙方术。到了战国时期,又出现了一些记载仙人、仙境、仙药等的传说故事的著作。而且,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曾派方士到各处搜寻神仙及仙药。神仙信仰发展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吸纳,成为早期的方仙道。

方仙道继续向前发展,并且向黄老道过渡。黄老道中的“黄”就是黄帝,“老”就是老子。黄老道的主要理论基础为黄老之学。黄老之学非常古老,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,但到了汉初才逐渐系统化成为无为而治、与民休息的思想,即黄老思想,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。

这时方士们趁势以黄帝、老子附和神仙学说,奉二人为神仙。自此,神仙学说开始与黄老之学相结合,单一的方仙道便向黄老道蜕变。东汉末年,神仙学和黄老学进一步结合,正式形成了黄老道。

无论是方仙道还是黄老道,其历史观、宇宙理论都没能脱离成型于战国末期的阴阳五行学说。方士邹衍提出的“五德终始”理论,标志着该学说的成熟。到了汉代,方仙道索性将阴阳五行学说并入道教的教义。

总之,道教的渊源,宏观上主要就是原始的鬼神崇拜、神仙方术和黄老之学结合、发展的产物,具体修炼方面则大量吸收了养生学和阴阳五行说的思想和方法。这些思想、信仰糅合在一起,水乳交融,形成了道教的思想来源。

老子论道——探究世界的本质

老子,又名老聃,实名李耳,春秋末期楚国人。他是道家始祖,后被神话为太上老君。相传他生就白眉毛、白胡子,并因此而得名。他生活在距今约2500年前,史书记载他曾任“周守藏室之史”,相当于今日之国家图书馆馆长,是学界泰斗、精神领袖、元首顾问。其地位不低,在当时就有着相当的影响力。

例如,孔子就曾专门跑去向他问礼。老子对他说:“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,独其言存耳?且君子得其时则驾,不得其时,则蓬累而行。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骄气与多欲,态色与淫志,是皆无益于子之身,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”

孔子赞老子

孔子向老子问礼,回去后由衷地感叹道:“鸟,吾知其能飞;鱼,吾知其能游;兽,吾知其能走;走者可以为网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矰,至于龙,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。吾今日见老子,其犹龙邪!”

孔子对老子高深莫测的智慧十分佩服,将他看做龙一般的人物。可见,老子的确是一位千古奇人,那么他所著的《道德经》又是怎样一本书呢?

《道德经》,又称《老子》,全书分《道经》和《德经》两篇,共计81章,仅仅5000多字,却微言大义,包罗万象。其内容涵盖宇宙观、人生观、认识论、方法论,以及处世之学、用兵之道、治国之策……似乎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说到了,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,甚至有人认为,读通它即可得道升仙。

《道经》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,起首为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。它主要讲述了宇宙的根本,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。老子认为,“道”是无形无象的,但却是宇宙的本原,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,所谓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道产生万物后,又寓于万物,使万物得到润泽和生长。

《德经》从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,起首为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”。它阐述了老子的处世方略,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,包含长生之道。“德”的基本内涵,是本体的“道”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。
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首次提出了“道”的概念,标志着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。“道”的特性是自然无为。按道办事的人,只是依照万物自然的状态去发展,是辅助,而不是约束和强制,这就是“无为”。

“道”虽然模糊难辨,但它作用于天地万物时,又表现了某种规律,这是人们可以认识和遵循的。老子还认为,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,老子希望避开世间的纷争,保持内心的平静,回到虚静的本初状态中。

老子对“道”与“德”的描述,是从多个层面剖析了宇宙、万物、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本身的种种内涵,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,特别是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更为世人称道。《道德经》全书旨意精深,文辞简约优美,善于取譬设喻,且颇多民间谚语,时见用韵,在先秦哲理散文中别具一格。

更可贵的是,世上之学,大都推崇强者、大者的哲学。只有老子毅然反其道而行之,提出“柔弱胜刚强”,建议世人“知强守弱”,建议领袖人物“受国之垢”“受国不祥”。仅凭此点,《道德经》便可高居世界哲学之巅峰。

教主诞生——太上老君横空出世

一直以来,老子在世人心目中都只是一个学识渊博、思想深邃、谦逊睿智的老人,但到了东汉末年,他却被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奉为道教教主,并神话为太上老君。张陵亲自撰写了《老子想尔注》,对老子的《道德经》进行了宗教化的解说与注释。《道德经》从此便成为了道教的最高经典,与《周易》《庄子》并称道教“三玄”,而且被视为“三玄之首”。此后,老子进一步被神化,后世道教尊他为“太清道德天尊”,说他出生于元始之时,无因而起,是万物之先,元气之先。

老子成了道教教主、成了神仙后,关于他的出生也被附会了浓重的神话色彩。东晋葛洪的《抱朴子·内篇》中说,老子身长九尺,秀眉长五寸,耳长七寸,足有八卦,以神龟为床,金楼玉堂,白银为阶,五色祥云为衣等,总之是容貌特异,一看就是神仙。

另据传闻,太上老君无世不出,曾数易姓名。后世有《老子八十一化图》,描绘了他历代变化的不同形象。据说,上古时代,太上老君曾化身为万法天师,黄帝时代号广成子,周武王时号育成子,汉初为黄石公,汉文帝时号河上公,等等。

又有传说,汉成帝时,太上老君降生在曲阳;明帝时,老君下降,授于吉“一百八十戒”。汉顺帝时,老君降于鹤鸣山,授张陵《正一盟威》秘录,并赐《太清中经》930卷、符文70卷。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直之法。北魏明皇帝时,老君降于嵩山,授道士寇谦之《云中音诵新科之戒》,后又降赐符箓70卷,并命他授皇帝“太平真君”之号。

老子降生

传说,老子的母亲感应到大流星而受孕,72年后才分娩。老子是从母亲的左腋出生的,生下来就能行、能言。他步生莲花,左手指天,右手指地,宣称:“我当开扬无上道法,普度一切众生,周遍十方及幽牢地狱,应度未度,咸悉度之。”

道教认为,老子累世化身,是因为“老子者,老君也,此即道之身也,元气之祖宗,天地之根本也”,所以“神明之君,应着之时,形象相好,动静有则,以正理邪,周偏无滞,救度无穷,或称为圣,或君或医,或师或友,依缘相逢”。

太上老君受到统治者的尊崇,始于唐朝。由于唐代皇室姓李,与老君同姓,唐太宗就宣称自己是老君的后代,尊太上老君为唐李王朝的祖先。唐高祖时,相传太上老君曾降于羊角山,并宣称:“我帝祖也。”唐高宗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,并追封为“太上玄元皇帝”。

唐玄宗则加封他为“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”,还将其诞辰日定为“玄元节”。后来,唐武宗为兴道教大肆灭佛,并将“玄元节”改为“降圣节”。北宋时,笃信道教的宋真宗又加号“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”。明代时,老君的封号为“太清仙境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德皇帝”。

自晋朝以来,道教的上清、灵宝两派相继塑造了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两位新的神灵,加上太上老君,被称为“三清”,处于道教神仙体系中的最高级别。在“三清”之中,太上老君虽然屈居第三位,但民间老百姓还是习惯将太上老君看作道教的最高神。

道教根基——博大精深的道家学说

道家学说是一个系统完整、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,涉及自然、社会、人生、军事、道德等众多领域。

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,直到今天,人们也还惊叹于老子的超直觉。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在科技那样低下的时代,老子竟能摒除感性,进行理性的思辨。

老子认识到,现实世界既是物质的,又是精神的;既是表面的宇宙万物,又是隐蔽的宇宙法则。他把一切感知称为“道”,从而将思考的范畴由社会人生提升扩展为宇宙本体。老子将道解释为有无相生、阴阳对立互补。主张只要能恪守静,就可以弱胜强。

道→无→有→万物

在道家看来,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,也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,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、超越性的哲学范畴。它无形无名,先于天地而存在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。宇宙万物都由它派生出来,其过程为“道→无→有→万物”。

道家还引入“气”的概念,视“气”为宇宙生成的一个基本环节。道是世界普遍的法则。“道”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,它不强制、不干预万物的成长,经常向事物的相反状态运动,以静制动,以柔弱胜刚强。道法自然即以自然而然为法则,这种自然本性构成了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基础。

庄子是老子道学的继承者和发扬者,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学和著述。庄子穷困潦倒,穿的是破衣、烂鞋,以钓鱼、打草鞋为生,家中经常断炊,因而常向别人借米。然而,他思想境界高超,学识渊博,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。他不认为传统隐者找到的种种避世方法就可以逃避黑暗,他提倡“游世”。

“游世”思想表面诙谐轻松,无可无不可,实则是庄子坚守内心孤独,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一种方式。庄子继承了隐者的理想主义传统,要在世俗生活的腐朽气息之外寻找清新的人生。他以飘逸的文风,恣意的笔调,极为丰富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,表达了自己的理想,并为后人留下了美丽的篇章《庄子》。

老子和庄子都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。老子的政治理想是“小国寡民”,它是针对社会弊病提出来的一种救世方案。庄子的政治理想就是“至德之世”的乌托邦。他们的理想国和乌托邦却未能为世人所接受,并在“人间世”得以实现。

道家理想政治和乌托邦构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或无为政治。老子认为,当时天下纷扰、不可收拾的根源就是有为政治,只有除欲去智,返璞归真,实行无为而治,才能拯救社会。庄子则反对悦生恶死,主张跳出生喜死悲等情感纠葛。

此外,道家学说还有“超越善恶”“超越名利”的道德观;注重惜气、守气贵气、保精固精的养生观;“以弱胜强”“以奇用兵”“后发制人”“哀兵必胜”的战争观等。

道教发展简史概说

在中国的几大宗教中,道教是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。战国秦汉时期,中国远古时代的求**长生的信仰发展为神仙信仰,形成以追求成仙为主要内容的方仙道。两汉时期,失意的黄老学者转入民间,与方士相结合,形成黄老道,这是道教的前身。在融会道家哲学,墨家神鬼思想、阴阳家思想、儒家学说、古代巫术、术数、民间信仰,以及古代医学、科技等的基础上,道教逐渐形成。

道教法脉——从炼外丹到修内丹

东汉末年,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,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。

当时,河北人张角创立太平道,自称大贤良师,以符水、咒语为民治病,并分派弟子分赴各地布道。十余年间,其门下信徒达到数十万。184年,张角领导了著名的黄巾军农民起义,大大推动了太平道在民间的传播。后来,起义虽遭镇压而失败,大批信徒被残杀,但太平道却流传了下来。

沛国的张陵(又称张道陵)创立了五斗米道,并将其广泛传播。他的孙子张鲁后来占据汉中,以五斗米道为基础,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,割据一方数十年。后来,张鲁投降曹操,五斗米道开始在中原贵族中得到传播。

上述两种原始道教,都曾参与政治斗争,统治阶级对它们很不放心,于是就有一些贵族宗教家开始改造原始道教。

东晋的葛洪主张通过炼制、服食金丹成仙,并整理道教神学,写成了《抱朴子·内篇》。稍后的陆修静融合五斗米道教义与葛洪的学说,初步统一了原始道教与贵族道教的教理、科仪。陶弘景则继承老庄哲学和葛洪神仙理论,主张儒、释、道三教合流,并组建了一个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的完整的道教神仙体系。

唐朝帝王与道教的太上老君李耳同姓,奉其为祖神、族神,极力推动道教的发展。唐朝的著名道士,有司马承祯、吴筠等。唐末五代以来,内丹派逐步压倒外丹派,成为仙学的主流。著名内丹学家有吕洞宾、陈抟、施肩吾等。北宋的张伯端著有《悟真篇》,被奉紫阳派的教祖。

三山合一

历代张天师统领三山(龙虎山、茅山、阁皂山)符箓,称为“三山合一”。明朝,太祖朱元璋敕命天师“永掌天下道教事”,立“万法宗坛”,乃“万法归宗”之义。从此,“正一天师道”便是包含了符箓诸派的统一的道教组织。

北宋的真宗、徽宗皇帝特别崇信道教,大大推动了道教的传播。南宋朝廷不太崇信道教,甚至还向道士征收免丁钱,但龙虎山历代天师仍被朝廷召见,在宫中设醮。当时,金朝统治区的王重阳主张性命双修,创立了全真教和出家制度。

后来,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受到成吉思汗的尊崇,全真教达到极盛。元代,在江南有许多知识分子信奉道教,宣扬三教同源,逐渐向理学靠拢。后来,紫阳派融入全真教,成为全真教南宗;原全真教则被称为北宗。符箓诸派则合为正一教。

明清时期,统治者严格限制道教活动,道教在教理教义上逐渐失去创造性,走向了衰落。唯有明朝武当山真武崇拜曾盛极一时,清朝道教的主要活动则在民间。

近代,道教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,在几大宗教中势力最弱、政治影响最小。道教组织松散,许多道士文化水平低,缺乏宗教知识,但道士陈撄宁、易心莹等,仍潜心修炼,著书立说,课徒传戒,延续了道教的法脉。

五斗米起家——张陵创立五斗米道

张陵,东汉人,传为张良后裔。传说,张母夜梦神人自北斗而降,给她服下一颗香气袭人的丸药,于是就此怀孕;又说张陵降生时,异香满室,数日不散。

张陵自幼聪明,与“道”结下不解之缘。7岁时,他就开始研读《道德经》和天文地理、河洛图纬等书籍。24岁时,他被乡里举荐,入太学学习。

后来,张陵被朝廷征召为巴郡江州(今重庆)令。在任期间,他体恤下情,勤政爱民,深受老百姓的爱戴。但是,张陵很快辞官归隐,到北邙山修道。

多年后,他带着弟子离开北邙山,寻找更好的修炼之所。传说他们在一只仙鹤的指引下,来到了山色秀美、人迹罕至的云锦山,于是就在那里住了下来,开始使用九鼎丹法炼制仙丹。

云锦山炼丹

传说,第一年红光照室;第二年丹炉顶上出现五色祥云;第三年九鼎神丹炼成。丹成之后云锦山现出龙虎之形,张陵认为这是神丹炼成的祥兆,于是改称云锦山为“龙虎山”。年过花甲的张陵服用了九鼎神丹以后,变得鹤发童颜,耳聪目明,健步如飞。

炼丹成功后,为了向世人传道,张陵便率弟子数人从龙虎山辗转长安,翻越秦岭,经金牛古道进入蜀中地区,将风景秀丽的鹤鸣山选为传道的基地。

在鹤鸣山中,张陵将《道德经》的作者老子神话为太上老君,奉其为道教教主。他将《道德经》作为道教主要经典,并撰写了《老子想尔注》等24部道书。

在这本书中,张陵断言老子就是太上老君,是“道”的化身。他还声称,君主如果按“道”去治国,国家就会太平。凡人如果按“道”去修行,就能长生不死。为了坚定徒众的信心,他还自称得太上老君“授以三天正法,命为天师”。

有一年,蜀地瘟疫流行,张陵便和弟子们运用灵符、法水、神咒等救治世人。人们口耳相传,都说他医术神奇并能降妖伏魔,都纷纷拜入其门下,跟随他修习道术。张陵常教导弟子要修心养性、救治百姓。他还教老百姓制盐谋生,人们极为敬服他。

此外,张天师还设置专门的静室,让病人在静室内打坐,诚心诚意地向神灵忏悔,再由教徒为病人写“三官手书”。即将病人的姓名和服罪的意思,写成文书,手书内容说自己遭受疫灾,难以医治,诚心忏悔,祈愿太上老君及三官消除前世今生的罪业。

三官

“三官”即指来源于古代神话的天官(天帝)、地官(地神)、水官(水神)三神。古代神话认为,天官赐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。

经过这样的心理疗法之后,再辅以张陵配制的符水、药物,治愈了很多病人。老百姓从此将张天师视为神明,争相皈依他的大道。

入道的人需交纳五斗“信米”。遇到饥荒时,就拿这些米接济灾民。在那个灾殃不断的时代,这一举措受到了穷人的欢迎,入道的人越来越多。后世将张陵创立的教派称为“五斗米道”。另外,由于张陵有“天师”之称,所以该教派也叫“天师道”。

可以说,张陵才是道教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。据说,他活到123岁时得道成仙,和夫人雍氏、四个女儿在青城山云台峰白日飞升,其子张衡继承了天师之位。

张陵所创建的五斗米道,是一个具有道德性、社会性的宗教团体。道教这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之所以能盛行千年,与其早期就建立起了完善的体系大有关系。作为道教的创始人,张陵受到历代信道君王的尊崇,被尊为天师、大圣降魔护道天尊。

在张陵之后,其子张衡、其孙张鲁相继担任天师,继续传播五斗米道。张鲁任天师的时期,五斗米道发展迅猛,教团组织愈加严密,而且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区性政权。张鲁以教法治民,讲求诚信,统治汉中多年,得到了百姓的拥护。

太平道——张角创教与黄巾起义

张角,河北巨鹿人。他和张陵一样,也致力于创立一个庞大的道教组织,其最终目的,却是要扯起反封建的大旗。东汉中叶以后,封建王朝横征暴敛,加以水旱频仍,疫病流行,老百姓苦不堪言,张角便领导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大起义。

张角巧遇南华老仙,得蒙传授《太平要术》。后来,张角开始在各地传道,其所建教团为太平道。张角便遣弟子使于四方,以善道教化天下,并暗中宣传《太平经》中反对剥削敛财的主张,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护,十几年间部众发展到几十万。

张角入道

《三国演义》中写道:“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,因入山采药,遇一老人,碧眼童颜,手执藜杖,唤角至一洞中,以天书三卷授之,曰:‘此名《太平要术》,汝得之,当代天宣化,普救世人;若萌异心,必获恶报。’角拜问姓名。老人曰:‘吾乃南华老仙也。’言讫,化阵清风而去。角得此书,晓夜攻习,能呼风唤雨,号为‘太平道人’。”

张角“周遍天下,置三十六方,各有所主”,即把所有信众按军事形式组织起来,分为三十六方,每方各设渠帅总领其事,大“方”万余人,小“方”六七千人。

张角自称“天公将军”,组织各“方”教徒,秘密宣传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;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的口号,决定在各地同时起义。后来由于叛徒告密,张角提前行动,起义军头戴黄巾,一时“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俱发”,天下响应,京师震动。

然而,这次起义由于起事仓促、准备不足等,进展并不顺利。后来,张角病死在军中。不久,他的弟弟张梁、张宝也都战死。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,黄巾军迅速瓦解。

起义失败之后,太平道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,逐渐融合于五斗米道。

这次起义是由张角领导的道教组织“太平道”发起的,标志着道教登上了历史舞台。这次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准备、有组织、有纲领的农民起义,意义重大。

分分合合——道教教派的发展演化

道教产生后不久,就分裂出众多派别,它们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。而且,道教教派的发展演化与社会历史进程密切相关,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道教派别。

东汉末年,最重要的道教组织是符录派。符录派又分两支,即太平道和五斗米道。后来,太平道并入五斗米道。之后,五斗米道又分化为“天师道”和“正一道”。

魏晋南北朝是道教的大发展时期,具有代表性的道派是天师道、上清派、灵宝派和楼观派。天师道在上层社会的势力较大;上清派是新兴道派,以南岳魏华存为第一代尊师;灵宝派兴起于江南一带,得名于《灵宝经》;楼观派活跃于西北地区楼观一带。

东晋的葛洪是官方道教理论和仪式的奠基人,其葛氏道在道教中有着特殊地位。葛洪热衷于炼丹秘术,一直过着“神仙丹鼎”的炼丹生活,其著作《抱朴子》集魏晋时代炼丹术之大成。他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、理论化,并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。

魏华存

魏华存,东晋女道士,从小喜欢钻研老庄之学。后沉湎于神仙之道,经常服用胡麻散、茯苓丸等益气之药,练习吐纳,摄生致静。传说,她得仙人传授《上清经》《黄庭经》,隐居在南岳衡山精修,年过八旬,肤如凝脂,颜如少妇,最后化形飞升。

北魏的寇谦之创立“新天师道”,极力取消原始道教的政治性、组织性,积极维护统治阶级的伦理道德,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教规教仪,努力将道教纳入巩固统治者地位的轨道。从他开始,道教才正式获得最高统治者的承认。

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开创了茅山宗。他自幼聪明异常,10岁时就有志于养生之道。后来,他归隐茅山,佛道双修,在道观中设佛道二堂,隔日朝礼。后来,茅山逐渐成了上清派的中心。陶弘景晚年显赫一时,梁高祖太子曾随陶弘景学道,齐梁间侯王公卿从陶弘景授业者达数百人,人称“山中宰相”。

茅山道士大都学问高深、声明远扬。隋唐时期,道教进入鼎盛时期,茅山派则是当时道教的主流,著名的茅山道士潘师正、司马承祯、李含光等被请到京城,与皇亲国戚论道。道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。

宋元时期,北方的全真道和南方的金丹派较为兴盛。全真道由王重阳创立,主张儒、释、道三教同流。南方的金丹派由东汉末年的金丹派发展而来。宋元以后,道教的主要组织派别没有太大变动。

全真七子

王重阳的七大弟子,皆俭朴刻苦,不事营造宫观,专注于内修“真功”。他们先后开宗立派:马钰创遇仙派,谭处端创南无派,刘处玄创随山派,丘处机创龙门派,王处一创嵛山派,郝大通创华山派,孙不二创清静派。

走向民间——道教的民俗化之路

进入明朝中期以后,正统道教在上层统治者中的地位逐渐衰落,但道教的多神崇拜、内丹炼养、积德行善等宗教观念却在民间广为流传。它们与儒、佛二教的通俗教义相混同,与传统的宗教、迷信观念相融合,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。

道教所崇拜的神灵,有很多是起源于中国民间的。如道教神仙体系中的道教俗神,包括城隍、妈祖、瘟神、蚕神、药王、财神、雷公、土地、关帝、灶神、门神等,原本都只是在民间流传,后来逐渐被道教发现、吸收、改造,成为道教众神中的一员。

古代社会,科学落后,人们常常会把自己无力解决的现实问题,寄希望于神灵的佑助,这就是民间神仙信仰的源头。善男信女们祈雨拜龙王,消灾奉关帝,治病祷药王,想发财敬财神,求子嗣供娘娘,求功名拜文昌,出海保平安拜妈祖。

上述对道教俗神的崇拜祭祀,经过长期的发展,逐渐成为一种民俗。在那些善男信女眼中,不同的神有着不同的职责,能解决的问题不同,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也不同。如正月十五奉天官赐福,腊月底祭灶王,城隍庙看抬神,东岳庙逛庙会等。

另外,八仙、财神、福禄寿三星等是道教所特有的神灵,他们也都得到了民间的普遍祭祀。祭祀活动离不开道教法术,如祈雨、送子、超度、求签等,其内容是很多样化的,其中相当一部分源于民间巫术,经过道教的改造,变得更加系统化。

劝善书

《太平经》《太上感应篇》《关帝觉世真经》《文帝孝经》等,是道教有名的劝善书,大都以封建伦理为宗旨,劝诫世人修道积德、行善去恶,极力宣扬善恶报应思想,鼓吹鬼神奖善罚恶。劝善书大多通俗易懂,易被广大下层民众接受。

在中国民间的各种节日活动中,也可见到道教的影响。例如,在春节这个中国民间最盛大的节日中,就随处可见道教的影子。敬灶神、贴门神、贴桃符、燃爆竹这些风俗,无不与道教相关。

道教与民俗相关联,还有一个重要方面。即原本道教特有的节日活动,如道教神仙诞辰的庆典活动,在民间也有着很大的影响。例如,元宵节就是由庆祝天官诞辰的上元节演变而来的;鬼节是由中元节演变而来的,民间多在这一天祭祀死去的亲人,祈求亡灵鬼魂早日得到超度。道教的某些庆典、节日,也糅进了许多民间娱乐方式,如人们熟知的“庙会”等。

扶乩等方术也是道教世俗化的表现。道教的扶乩在南宋时就已流传到民间,到了明清之际,扶乩之风愈加兴盛。从巫师、道士至文人士大夫,从宫廷贵族到市井小民,热衷扶乩的人数不胜数。

道士假借扶乩降笔造作经书,读书人凭扶乩猜测科考试题,老百姓祈求乩仙降赐仙方治病。其中经书造假,是明清时代的道教的一大弊病,托名吕祖、关帝、文昌降笔的假经书尤为多见。其中讲述内丹功法的书极少,通俗的劝善书、功过格极多。

道教的教义、信仰及行为规范

道法自然——道教教义的精髓

要想理解道教教义,必须先明白“道”的概念。可以说,“道”就是道教教义的精髓,搞清楚了道的来龙去脉,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掌握道教教义。

第一次把“道”作为最高哲学概念提出的,是道家创始人,后来被道教神话为“太上老君”的老子。他把“道”看做世界万物的总根源,认为无形无象的“道”具有创生的特性。世间万物是“有”,源头就是“无”,“道”是创生“无”的东西。

在老子眼中,“道”又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。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怠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。”任何事物,每个阶段的发展都由“道”驾驭、规范、控制着,从万物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说,它就是万物发展的规律。

老子提出的“道”有三个特性。首先,“道”是客观的、自然的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。其次,“道”有虚和静的特性。再次,“道”有无为的特性,无为就是顺应自然不妄为。

建立在道家学说基础上的道教,对“道”的思想精义进行了继承和发展。首先,道教仍然将“道”视为永恒存在的世界的本原。其次,“道”无所不在,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。再次,“道”的本体是无,也就是说,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。

道的德性

道无形无象,空虚幽深,因应无穷,极富创造力。它先生天帝,继生万物,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。它赋予我们生命和源源不断的能量,助我们不断成长,有所作为。它养育却不占有,给予却不自恃有功,奉献而不索取。

道教对“道”的发展有三个方面。一是认为“道”可以幻化成神。道的形式是虚无的,但具有神性。形象地说,分散时它是无形无象的气,聚集起来便是神。于是老子便被塑造成这样的神——太上老君。二是认为“大道”有生化功能:道无为而无所不为。三是发展了对“德”的解释,认为“德”是“道”之得。“德”是“道”在万物中的体现。对具体事物来说,得到了“道”或者没有失去“道”就是有“德”。

“道”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。“德”是“道”的体现,但“德”也是要靠人们自己去体会的,因此要“修德”,只有“修德”才能“合道”。要力求处处合乎“道”,一开始只是成为一个有德之士,继续下去,与道合为一体,就是得道的人——“真人”。

“道”无法用语言表述,只有依靠纯净无染、坦然自得、不着形迹的“真如妙心”去领悟。正如拈花微笑,心心相印,一切尽在不言中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

归根结底,道的规律在于道法自然。自然是道的属性,即所谓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总的来说,就是顺乎一切事物和世界的本性,顺乎规律行事。

神仙崇拜——道教的终极信仰

老子提出的“道”,是哲学上的道,是有科学性的。道教则相信世上有神仙存在,把成神成仙当做终极的奋斗目标。道教信徒们虔诚地信奉道教、炼丹修道,正是在神仙信仰的驱使下进行的。

道教关于神仙的信仰和追求,有深刻的文化内涵,从根本上讲源于所谓的“大道”。道教不仅认为神仙创造了宇宙万物,还在臆想中认定宇宙间存在一个神仙世界。其中,既有开创天地的三清尊神,也有统率天地的万神之首玉皇大帝,玉帝之下有四方天帝辅助玉帝统管天地,称为“四御”。其权力很大,分工明确。

本站网站: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